Asset Publisher Asset Publisher

Return to Full Page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中医临床工作专门人才并具有西医专业基本知识。

(二)专业培养要求

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规定的专业业务培养要求,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基本具备中医医师工作的能力。

(三)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西医基础、中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理论

2.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疾病鉴别的基本理论技能

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

4.熟悉中医预防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

5.中医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初步能力

6.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的基本知识

7.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二、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西医诊断、西医内科、西医外科、中医学

三、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温病学、伤寒、医古文、内经、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伤科学、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金匮要略等

四、层次、修业年限

专科、三年,未能正常毕业的学生,可保留学籍2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必修课、考查课和选修课三种,学生修满120学分方可毕业。

六、成绩考核

1.结业成绩考核:分考试、考查两种,凡是按教学计划开出的必修课,均按要求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占80%,综合评定占20%,总分60分为及格。考查课以平时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分。

2.毕业考核:毕业考试科目主要是以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为主的综合考试。

七、教学计划(见附表)

 

中医学专业专科课程设置及授课时间安排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教学时数

开课学期、周数及学时

合计

理论

自学

2

2

2

2

2

2

 

 

 

 

专业其础课

20001

人体解剖学

6

96

48

48

48

20003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5

80

40

40

40

20006

生理学

4

64

32

32

32

20008

病理生理学

4

64

32

32

32

20009

药理学

5

80

40

40

40

20059

中医基础理论

6

96

48

48

48

20054

中药学

6

96

48

48

48

36

576

288

288

  

专业课

20060

中医诊断学

5

80

40

40

40

20010

诊断学(检体、心电)

5

80

40

40

40

20013

内科学

4

64

32

32

32

20014

外科学

4

64

32

32

32

20061

方剂学

5.5

88

44

44

44

20062

伤寒

4.5

72

36

36

36

20063

内经

3.5

56

28

28

28

20064

温病学

3

48

24

24

24

20065

中医内科学

5.5

88

44

44

44

20066

中医外科学

3

48

24

24

24

20067

中医伤科学

3

48

24

24

24

20068

中医妇科学

3.5

56

28

28

28

20069

中医儿科学

3.5

56

28

28

28

53

848

424

424

  

 

 

限选课

20020

毛、中、理

5

80

32

48

32

20021

大学计算机基础

5

80

32

48

32

20004

人体寄生虫学

3

48

24

24

24

20007

病理学

4

64

26

38

26

20011

医学影像学

3

48

24

24

24

20070

医古文

5

80

32

48

32

20071

针灸学

4.5

72

28

44

28

20072

金匮要略

4.5

72

28

44

28

34

544

226

318

  

任选课

20027

医学伦理学

5

80

32

48

32

20028

卫生法学

5

80

32

48

32

20029

公共关系学

4

64

25

39

25

14

224

89

135

  

  

137

2192

1027

1165

184

160

162

181

164

176